第351章 去救春燕_美人江湖
笔趣阁 > 美人江湖 > 第351章 去救春燕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51章 去救春燕

  第351章去救春燕

  李春生被清兵围住,这些清兵可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勇士,个个都是好手,把李春生围住,好一阵厮杀,顿时把他杀得遍体鳞伤。眼看就要把他生擒过来。

  这时,杨书成恰好赶了来,他出于侠义之情,宁愿自己盗不出金印,也要救出他来。

  杨书成上前帮忙,让他先逃了出去,自己再逃出。

  李春生逃出包围圈,身上背着几枝羽箭逃了出去。

  可他身上的包袱被砍掉了下来。杨书成不顾性命,替他捡了起来,准备逃出去还了他。

  哪知杨书成逃了出去,不见了李春生的影儿,这才打开包袱,发现里面就是金印,还想着,自己先借着去赴梅山之约,等事情定了,再还给他。

  这李春生逃得性命,也不敢声张是自己偷了金印,真是弄巧成拙,反助了杨书成一臂之力,可他又是有苦说不出。

  梅山一会,前嫌尽弃,刘金权跟杨书成在望湖楼上喝酒。

  这李春生更是妒火中烧。酒罢后,他找到刘金权,进馋言道,杨书成不知是哪里来的高手,他要是常住肖紫月家不走,这武昌城里城外,可就是人家的天下了。

  刘兄本来是此地的大哥,现在可就要让位于他了,从此刘兄就是天下老二了。

  刘金权也不是大度之人,他当大哥,被一帮贼人奉承着,已经习惯了,以后自己要当天下老二,就要转过身来去奉承人家,他怎么受得了。

  于是,他就问道:“那怎么办?”

  李春生凑上前去,道,我们把金印捡起来,丢到肖紫月家,然后派人去报信,就说是杨书成偷的,肖紫月家是窝主,可不能牵扯肖家,一牵扯他家,他家财产充公,自己一帮贼人就没有什么可偷的了。

  这几年他们一伙贼人从肖家可是偷了不少的钱财。

  刘金权点头答应,一个贼人去把金印丢在肖家,李春生亲自画了杨书成的画像并写了检举信,送到了衙门。

  杨书成被他们贼人陷害,不能辩白,关进大牢,准备处斩。

  可王花果又去元帅府盗回金印。阿济格元帅马上明白杨书成是遭人陷害,他又想收买汉人之心,居然把杨书成给放了。

  刘金权见杨书成被放了回来,他生怕杨书成怀疑到他身上来,就派手下到肖家去打探。好在杨书成四人告辞肖紫月,一路朝南方走去。

  刘金权跟李春生一合计,要把仇恨撒在肖紫月一家,准备血洗了肖家,盗去金银财宝。

  他们乘夜来到肖家,见人就砍。

  正在危急之时,杨书成跟王花果赶到,把他们杀败,死了好些个贼人。

  这些贼人活跃在武昌城内外,杀人放火,人们对这伙贼人是恨之入骨,可他们来去无踪,官府也对他们无可奈何。

  不想,一眨眼之间,被杨书成杀了个七零八落,活着的几个贼人势单力薄,再也不敢在武昌混了,只得远走他乡。

  刘金权也被杀死。

  那李春生见机得快,一看不敌,跟另一个贼人,就朝后院逃去。

  翻过围墙,就见吴春燕正好赶到。

  吴春燕见贼人一落地,就挺剑刺去。

  她一剑就把眼前的贼人刺中,待要拔出剑来,哪知长剑夹在两骨之间,一时拔不出来。

  那李春生见状,挥刀就朝吴春燕头上拍去。吴春燕正在拔剑,来不及躲避,被一刀拍在头,竟拍昏过去。

  那李春生并不杀害她,反而抽出长绳把她捆得结实,用另一个贼人身上的血,在墙壁上,写出“要救人,上梁子湖。”

  他背起吴春燕就朝梁子湖奔去。

  一路上,他可不敢非礼吴春燕。他有个结拜的兄弟,名叫周莹,手下有几十号人,占居梁子湖,杀害来往的客商,劫掠财物。

  李春生要把吴春燕带到梁子湖,献给周莹。

  他写下血字,留下吴春燕的头上的金钗,叫杨书成追到梁子湖,借周莹之手,害了自己的仇人杨书成。

  杨书成拿起金钗,就知道是吴春燕被人掳走,可他并没想到是李春生所为。

  肖紫月道,梁子湖上湖荡纵横,方圆几百里,望不到头,里面有一伙强人,凭着芦苇荡,杀掠客商,官府几次征剿,无奈里面尽是沼泽,连强人的影子就望不见,自家反而陷进去好些人,只好无功而返。

  杨书成道:“再危险,我也要去救她。”

  说罢,就要走。

  肖紫月也要带着家丁而去。

  杨书成推辞道:“去梁子湖的人宜少不宜多,肖兄家里刚遭难,还要防备贼人去而复来。”

  贼人只剩下几个了,就是他们来了,也不是肖家的对手。只是想着,自己一家无甚有本事的人,就是去了,也是给杨书成添后顾之忧。只得说道:

  “杨兄,要是去了,不能成功,再来我家,我遍请江湖高手,一起去消灭这伙强人。”

  杨书成道:“我跟王兄弟去,一定要救出吴春燕来。要是不成功,我再来肖兄弟家。”

  双方约定完毕。杨书成两人即刻告辞而去

  早已打听明白梁子湖的方向。两人纵起轻功,朝东南而来。

  在路上奔跑不到半个时辰,那东边的天色有些发亮了。

  到处是纵横的湖汊,芦苇遍野,分不清东南西北,两人从旁边跑去,惊起白鹭来,漫天飞舞。

  两人奔跑了一个多时辰,天光早已大亮,那太阳照在湖面上,金光闪闪。

  望见远处有一个集镇,临湖而居。两人奔跑多时,也有些肚饿了。

  两人不约而同地朝前面集镇上奔去。

  走到集镇上,一望可知,这镇上都是渔民,家家门前晒着渔网,有些妇人就坐在破网前补着网,四处飘着鱼的腥味儿来。

  在路上跟人打听,知道前面有一家饭铺。

  两人走到饭铺前,这是一家简易的饭铺。三间草屋,房顶上也是芦苇铺盖,房前用芦苇搭着棚子,下面摆着两张桌子,算是一个饭铺了。

  两人也不讲究,就走进饭铺里。老掌柜的走了出来,道:

  “吃饭吧。”

  “是的。”

  “吃些什么?”

  杨书成道:“入乡随俗。就吃这湖里的鱼吧。”见王花果望着棚外的一群鸡来,又道,“炖一只土鸡。”

  “好的。”老掌柜的欢喜着走进厨房里去。

  这是一个小渔镇,虽然开着一家饭铺,可集镇上鲜有外人来,一个多月都没有开张了,今日来了两个出手大方的客人,掌柜的喜滋嗞的,亲自动手杀鱼宰鸡,准备饭菜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ptsio.org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ptsio.org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